English

“这个桥非过不可”

●来自基层的声音
2000-03-10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戴自更 我有话说

山西代表团的韩长安代表和赵锁祥代表同住一个房间,都是农民致富的领头人。韩长安是山西潞城市常庄村人,赵锁祥是太原市尖草坪区北固碾村人。前者三十出头,办起了一家叫山西潞洁交通环保设备公司的企业,产值上亿元;后者年届不惑,以种植高附加值农产品带领全村人民走上了小康之路,在当地人民中享有很高的威信。

韩长安代表说,东部和西部农村有很大的差别,“我们那里的农民祖祖辈辈就指望地里的效益,一年忙到头,不过几百上千元的收入,想要过上富庶生活难乎其难。”

韩长安代表说,由于地少人多,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,“如果他们进军城市,会给城市带来许多问题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‘调整农业区域生产结构’,‘引导和支持乡镇企业’,这是十分正确的,农民要致富,农村的面貌要变样,一定要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。”

韩长安结合自己企业说:“目前,我们企业吸收了900多名本地农村劳动力,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,使当地人均收入从1000多元提高到2000多元。如果这样的企业再多几家,农民致富的步子会更快。”

赵锁祥代表把农村解决温饱后的经济结构调整比作过桥,“这是大势所趋,到了那一步,非过不可。正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的‘是战略性的问题’”。他说自己村子里原来人人种粮,2470亩地只能图个温饱,现在拿出1690亩地搞蔬菜大棚,每亩地的收入是原来的30倍,“同样的土地,有了这么不同的产出,关键就在于种什么,怎么种。”

赵锁祥代表认为,农民要发家,要致富,“第一要转变观念,从传统刨地种粮的思路中解脱出来;第二要科技先行,要懂一点技术,知道农业产业化是什么;第三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,舍得投入、下本钱。”

赵锁祥认为,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是个长期的过程,“我们一定要下大力气教育农民,使其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知识,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需要,这样农村才会迎来现代化的明天。”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